农业养殖及橡胶行业观察:生猪产能底部震荡;
当前农产品市场呈现分化态势,生猪、禽类等养殖链品种受供需博弈影响维持底部震荡,而橡胶价格则在传统淡季逆势走强。行业基本面与政策端动向成为短期市场关注焦点。
产能维持低位,价格区间震荡。根据周度数据,2月14日生猪价格14.59元/公斤,周环比下跌1.62%,同比降幅显著。尽管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低位,但节后养殖端竞争性出栏叠加二次育肥补栏谨慎,市场供应压力仍存。集团猪企出栏量恢复至正常水平,社会面猪源充足,短期内价格缺乏持续反弹动力。
需求端疲软制约上行空间。节后消费进入季节性淡季,居民家庭及餐饮需求转弱,屠宰企业开工率提升乏力,白条市场普遍存在剩货现象。尽管返校和返工带来短期补库需求,但整体消费增量有限。供需矛盾下,生猪期货维持近弱远强格局,反套逻辑(如3-9、5-9合约价差)成为市场主要策略。
替代品挤压与成本压力并存。禽肉、鸡蛋等替代品价格低位运行,进一步削弱猪肉消费支撑。同时,饲料成本中玉米、豆粕价格维持高位震荡,养殖利润持续承压。据机构调研,部分区域蛋鸡养殖已跌破成本线,或加速行业产能出清,但短期内对猪肉替代效应的影响仍需观察。
供应端扰动推升价格表现。截至2月14日,STR20现货价周环比上涨4.38%至15417元/吨,全乳胶山东市价达17200元/吨。东南亚主产区进入季节性低产期,叠加国内海南产区停割,供应缩减支撑现货价格。此外,全球海运成本上升及产区天气不确定性加剧市场对远期供给的担忧。
需求端边际改善强化支撑。国内轮胎企业开工率逐步回升,节后补库需求释放带动原料采购积极性。海外市场方面,印度及欧洲汽车产业链复苏预期增强,天胶出口订单稳中有升。下游消费从“弱现实”向“稳预期”过渡,叠加合成胶价格跟涨,天然橡胶性价比优势凸显。
政策与出口红利助推长期景气。国内农业政策持续聚焦产业链升级,粤港澳大湾区等出口枢纽的物流及质检体系完善,为橡胶制品出口提供便利。部分企业通过优化包装设计、对接国际标准,逐步打开欧盟等高端市场,中长期出口增长潜力值得关注。
总结:当前农业板块分化特征明显,生猪养殖链需等待产能去化与消费回暖的共振节点,而橡胶市场凭借供需紧平衡及出口红利展现较强韧性。后续需重点跟踪政策端对种业、冷链物流等领域的支持力度,以及极端天气对主产区的潜在冲击。
- 上一篇: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取得使橡胶基材的表面
- 下一篇:硅橡胶属于橡胶吗